楠楠今年6歲,在幼兒園的例行體檢中,醫生發現這個長得胖乎乎的女孩雙乳下面有硬塊,老師打電話讓楠楠媽帶她去看兒童醫院的“性早熟門診”。在醫院拍了片子,發現她的骨齡已有8周歲,醫生建議打一種延緩發育的進口針,每月一針,直到楠楠滿9歲。“否則楠楠有可能長不到1.5米,而且身體發育會遠遠超過心理發育,這會對她的心理產生很多消極影響。” 晚飯桌上,楠楠媽與楠楠爸互相指責對方是導致楠楠“性早熟”的“罪魁禍首”—楠楠媽受指責的理由是:整天帶著楠楠看男歡女愛的電視連續劇,使她受到超前的“情愛啟蒙”;經常給楠楠吃炸雞漢堡、燉鴿子湯。 楠楠爸受指責的理由是:溺愛女兒,專買反季水果給孩子吃,什么冬天的草莓、葡萄,春末的橙子和桃;說黃段子從來不避女兒;還有整天帶著女兒去啃鴨頸…… 專家認為,導致兒童“性早熟”的緣由主要有兩個:其一是視聽產品中“兒童不宜”的情愛鏡頭,以及整個社會的“泛情愛化”資訊;其二是不當的喂養方式。 前一點全靠父母有意識地切斷這種視聽傳播途徑,為孩子制造一個相對純凈的兒童情感空間。后一點則是本文主要探討的內容。 其他熱點文章鏈接:
|
賬戶未綁定手機號
綁定 ×